近日,麦肯锡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当前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率实际为7%左右,2019年将可能上升至15%,届时每年用于处置坏账的支出大约为2万亿-3万亿元。如何处置急剧上升的不良贷款,将考验中国政府的决策智慧。 其实,中国政府对新一轮银行坏账的政策已悄悄发生改变。与往年由信达、华融、东方、长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全权处置银行坏账不同的是,地方政府从今年开始与四大AMC共同组建地方AMC来处置区域范围内的银行坏账。比如,6月23日,青海省与华融组建了“华融昆仑青海资产管理公司”,此前河南省与信达组建“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安徽与东方资产组建“国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将逐渐承担处置银行坏账的主体责任。这样做,至少有三大利好或优势。 防止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 鉴于中国的GDP政绩考核机制,借债发展、快出政绩往往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不二法门。随着地方债务风险的逐渐积累,中央政府采取了“谁家孩子谁抱走”的责任自担策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地方债务置换计划,缓解地方偿债压力。为了防止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出资组建AMC,参与处置本地不良资产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地方政府要求金融机构输血“僵尸企业”,是造成银行不良资产的重要来源。 然而,如果仅由地方政府独立自行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则可能出现国有金融资产流失的问题。根据华融、信达等四大AMC的经验,不良资产剥离后并不是作为坏账一笔勾销,而是经过长期的追缴、谈判、证券化等方式实现坏账回收,一般的坏账回收率可达20%-40%。全国性AMC的参与,可以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坏账回收率,防止地方国有金融资产的流失。 发挥地方国有资本的本地化优势 由于我国各省市的产业结构、融资结构差异较大,银行不良资产的来源也有所不同。从已经披露数据的各省情况看,截止2015年末,全国不良率为1.67%,其中经济较为发达、产业结构相对优化的省份如江苏、广东、山东等地区不良贷款率较低,其坏账处置压力较小。相反,在山西、吉林、黑龙江、河南等产业结构重型化、产能过剩较为突出的地区,不良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具体到各省坏账的主要来源,以山西为例,2015年全年19家上市煤企净亏损34亿元,2014年则实现净利润391亿元,这意味着仅山西煤企一年利润就缩水400亿元以上,煤炭行业将成为山西省坏账的主要来源。河北省作为全国钢铁去产能的重镇,钢铁行业将成为河北不良资产主要来源,东北地区同样是我国煤炭、钢铁的主产区。浙江地区的银行坏账,可能主要来自于贸易融资中形成的不良资产。 从实际操作层面来说,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和坏账产生的原因更为了解,以地方政府为主体处置区域范围内坏账,有利于发挥其本地化优势。 分享全国性AMC坏账处置经验 一般而言,地方性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普遍高于全国性的大型金融机构。其原因可能在于:全国性大型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能力更成熟、更规范,地方政府对其总部信贷审批过程的干预相对较少。相反,地方金融机构多为地方国有资本控股,人事安排受地方政府管辖,很大程度上承担了向地方国有“僵尸企业”输血的功能。显然,这会大大增加地方金融机构产生不良资产的风险。 一个现实的情况是,本地化金融机构坏账率较高,却没有处置坏账的经验和渠道。相反,全国性AMC不但拥有处置坏账的经验,还具备对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准确把握,以及与相关监管部门顺畅沟通政策的优势。此外,全国性AMC还将为地方性AMC起到一定的增信效果。 综上所述,地方政府参与处置本地银行不良资产,有利于贯彻各地坏账产生的“责任自担”原则,防止地方政府道德风险,避免国有金融资产流失,同时发挥其本地化优势。而全国性AMC参股地方AMC,则有利于分享其已有的坏账处置经验,向各地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监督和增信作用。因此,笔者预判,中央与地方共建AMC专门处置区域范围内的银行不良资产,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模式。 推荐阅读:frm报名付款需要什么信用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