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frm.cn 金融市场 查看内容

看清本质和未来,国内的同业业务还有没有前途?

2016-7-1 14:41| 发布者: brooke| 查看: 835| 评论: 0

摘要:   他们是会被写进中国银行史的一群人。快速变化的年代,年轻人被高节奏的生活所裹挟。全国不计其数的同业业务微信群里闪耀着廉价红包、资金价格、还有嬉笑怒骂的动画表情,无数所谓“同业客户经理”以及从事着同业 ...

  他们是会被写进中国银行史的一群人。快速变化的年代,年轻人被高节奏的生活所裹挟。全国不计其数的同业业务微信群里闪耀着廉价红包、资金价格、还有嬉笑怒骂的动画表情,无数所谓“同业客户经理”以及从事着同业业务的年轻男女们,在这里频繁发布着资产、资金、同业理财产品的价格广告,“你出我收,我出你收”,还混杂着财经新闻、圈内八卦、吐槽乱骂、各种点赞和跪求。不少同业业务从业者开了微信公众号,时不时发表着飘香流艳的所谓圈内文章吸引眼球,明着开自媒体,暗地里拉皮条。很多并不富裕的年轻人在这里做着以亿元为单位的买卖,心理藏着以万分之一为单位的算计,他们把“利率市场化”这一西方经典教科书里才会有的抽象金融概念、当代中国金融史上的伟大进步,具化成了苹果手机里满屏红点的微信群。

  本来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无意中却书写了历史。干同业的人也是被中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大潮所挟持,但他们却又集体书写着历史,书写着中国银行业的历史,书写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历史。没有他们,就没有一根根美妙的利率-期限曲线的形成,他们是一个个相互连接的传感器,每天影响着海洋般资金脉搏的跳动,潮起潮涌,向四方涟漪般传导……

  交换业务信息的同时,交换着辞职八卦。多少干同业的人从中受益良多,又有多少人盘算着新的出路,还有一批不明不白的新鲜男女被很快补充进来,从头学起。行内某些同业老人的辞职消息通常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银行的总分行系统,在这个行业里,八卦信息交换市场就如发达国家的股票市场,是高度灵敏和有效的,人们从谈论身边人辞职故事中释放,或者寄托着种莫名的情绪,惊讶、打探、羡慕、伤感、幻想……

  同业业务本来是一种什么“勾当”?

  可以说连国内的银行高管、监管当局也不一定能讲清楚,或者能界定完整,当下的“同业”业务到底是一种什么业务?为什么在某些语境下它竟然成为“中性偏贬义”的名词?

  同业业务最开始、最基本的就是银行之间在银行间市场(俗称“线上”)上做同业拆借,短期资金的相互调剂。因为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客户存款)与资产(以前主要是贷款+债券)的期限不可能完全匹配,所以需要临时的拆借资金去弥补资金对外支付的缺口(扣掉交给央行的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当然有时候资金有盈余的话,就会拆借给其他金融机构(银行、券商、财务公司等),赚取短期的利息。总之,银行间的流动性盈余状况各不相同,彼此拆出、拆入形成了市场价格,这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市场基础。

  但央行对同业拆借采取的是限额管理,银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拆出限额不能超过该行各项存款余额的8%。各大银行肯定不够用,那怎么办?因此有了存放同业和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业务形式,业务本质是为了满足银行之间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调剂需求。存放和拆借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存”,一个是“借”,“存”意味着钱还在存出机构开的账户里,“借”意味着钱的账户发生了改变。具体的专业细节在这里不再脑补了,理解事情本质最重要。

  任何一个家银行的财务报表的资产负债表里,都有这三个资产负债科目去计量银行的业务余额,也是同业业务的最本来面目。各银行的同业客户经理(当时很多是对公客户经理兼做同业业务)基本上就是营销各银行机构、基金公司、券商的存款(负债业务),做做存放同业(资产业务)。那时候银行还不会把同业业务作为盈利的主要来源。

  09年宏观刺激之后孕育同业业务变异之狂

  09年国家为了应付次贷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影响,采取了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准备刺激实体经济。宽松的货币环境需要商业银行扩张信贷(包括有货币乘数效应的类信贷)投资来衍生出务无穷的货币乘数,这里的逻辑是货币经济学的范畴,不做详细解释。总之,政府吹响了刺激经济的号角,商业银行要鼓足了劲向实体经济融资。但商业银行是被严密监管的行业,不可能无限制的放贷款。比如要受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存贷比(现在已经废除)、贷款投向等等的限制。银行有着放贷的冲动,但有着种种的监管紧箍咒限制,于是动了歪脑筋,这就是同业业务变异的起因。

  比如一家A银行的企业客户想贷款,但A银行苦于资本资源不足,首先想到的是同业之间合作,于是找到了B银行。最后双方想到了一种类似“买入返售”的业务模式,只不过买入返售的标的物变成了企业客户贷款的信托受益权:B银行即期买入这笔信托受益权(相当于一个资产),A银行承诺远期回购这笔受益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B银行融了一笔钱给A,双方做的是同业业务。但实际业务效果,相当于B银行给A银行的企业客户做了一笔融资,A银行起到了信用担保的作用。这样A银行满足了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维系了客户;B银行获得了贷款利息收入。具体业务模式图可百度脑补,不赘述。

  猫腻在于,B银行对此类业务做会计处理的时候,把这笔业务记为了“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受益权”,B银行因为有A银行的担保承诺,认为这笔“贷款”业务有了同业信用,只按25%的比重计提风险资产(权重法),由此大大节省了资本的消耗。

  那时候号称同业之王的银行率先大力发展这种业务模式,很多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看到利润丰厚立马跟进,大家最后形成了合谋的狂欢:今天你做出资,我给你担保,让你记在同业科目里面节省风险资产计提;明天他出资,你做担保,让他节省风险资产计提;总之同业之间合作起来,能够极大的影响货币政策的偏离度。因为从整个行业来看,银行这些贷款机器们超出了他们的约束条件制造了大规模的贷款,要知道贷款给企业,企业存到银行形成存款,反复往返就是货币乘数效应。

  为什么09年之后的M2和房价长得那么快?那时已经变异的同业业务是否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值得好好研究。那时各个银行的同业业务部门变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业务部门,披个同业的皮,干着给企业和项目融资的事儿,当时很多是房地产企业、政府平台贷款,利率定价较高,而且由于业务模式套了监管的利,抠掉拨备成本、资本成本之后的经济利润仍然非常可观。

  高潮褪去并未完全回归本源同业业务内涵发生分化

  监管能被蒙骗一时,不能被蒙骗一世。既然14年年中之前的同业业务改变了国家货币扩张的偏离程度,央行都要跳出来监管银行的同业业务了。2014年5月份的“127号”文就是由央行和三会联合颁布的,大规模开展低风险高收益业务品种的时代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但各银行之间对监管精神的理解和之后开展同业业务的路径发生了分化。诡异之处在于“127”号文提到的“同业投资业务”,这是一个新的业务概念,也是监管给商业银行留下的一道资产经营之缝。

  同业投资业务,就是商业银行表内自有资金直接购买同业资产(金融债、同业存单等)或者投资各类资产计划(俗称SPV,SPV背后可以各种金融资产)。“127号文”叫停了各种科目套利的勾搭,但投资各类资管计划的非标业务还是可以开展,前提是不能不按业务实质去计提资本、拨备。

  于是2014年之后的同业业务,各家银行对其定位和路径逐步的产生了分化:以同业之王为首的银行们,开始在同业投资上琢磨,业务规模很大,这类业务套一个SPV的环节,通常会放在“应收款项类投资科目”里,其中部分业务实质已经是对公领域的资产投放了。但银行的年报对此科目的具体投向、拨备状况、不良情况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披露,是不是依然在节省资本和拨备成本?留给监管部门去考证。

  有些股份制银行更为先进,提出大同业的视角概念,把同业客户当做一类客户去经营,只要是和同业客户发生的生意来往,包括资金业务、托管、债券投资、产品代销等等,整合起来统筹去考量和管理。相对来说,这个路径已经彻底放弃了以同业业务来赚快钱(违规)的想法,而是以客户综合服务拓展业务空间。

  有些保守的国有银行,谈到同业业务,基本就是拆借、存放、买入返售等传统的资金调剂功能。

  银行的同业业务还有没有前途?

  现在的商业银行基本都有同业部门,但按照上述分析,不同的银行采取的是不同的业务发展策略。但整体看来,同业机构之间的合作是越来越频密,以前的商业银行就是放个贷款,投点利率债,和同业机构打交道不多;现在不一样,贷款的比重越来越低,银行发现随着利率的波动(利率市场化的结果),投资债券也能赚钱,倒腾票据也能赚钱,而这些业务的交易对手都是同业机构,以银行居多。甚至票据、和债券的发行人(承兑行)也是金融机构。

  以前银行靠大爷大妈、白领中产、企业客户等一点点的积累存款,现在可以直接发金融债,发存单,或者靠同业资金募集负债了,资金的来源越来越不重要,混用是个趋势。谁来买存单?买债券?还是以同业机构为主。当然存款比重过低,这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会相应增加。但整体趋势来看,同业属性的负债来源比重在慢慢上升。

  还有理财产品之间的买卖,为了对冲风险的衍生交易等等,都是和同业机构在做生意。总体看来,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业务结构的调整,他们和同业机构会越来越频密的发生业务关系,所以广义上看,同业业务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至于从事同业业务的个体,因为所在银行、具体部门和岗位的不同,有着不同的职业体验,前途光亮与否只能靠自己慢慢领悟。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